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29|回复: 10

[讨论] 校园招聘对拒外校生引热议,你求职遇到没?

  [复制链接]
job 发表于 2009-11-20 1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jfdaily.eastday.com/j/20091120/u1a658523.html
; N( y9 j/ |2 a0 J$ i' W“为保证会场安全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需要,本次供需见面会谢绝外校学生参加,敬请谅解!”上海市某高校的招聘会上出现了这样的告示。近期接二连三的大学招聘会上都有类似的规定,如必须凭本校学生证入场、外校生推迟1小时入场等,学校的这些做法也引发了各方热议。 ( j6 o0 y# Y; @/ a' k

, ^  Y( c. H' m3 J- G# p7 `# c  对宣讲会对外校学生说“不”的做法,不少本校的毕业生都拍手称好。“很多外校甚至外地学生都是提前一个多小时赶到宣讲会现场占位的,导致本校应届生提前半小时入场都只能坐地板,或只能被挤在门口眼巴巴地看两眼。”求职学生小谢愤愤不平地说,学校就应该维护本校学生的利益,公司在这个学校开宣讲会,就是希望招该校的学生,外校学生不应来“轧闹猛”。
2 }7 P( r$ l* `1 P
/ O3 S) u" K) ?/ q& t' }  这个说法立即有人驳斥,“大气的、有竞争力的高校,还怕这些就业信息被别人获知吗?如果别的名企到外校去开宣讲会,你赶过去却不让入场,又会如何评价?”沪上某高校研究生马林杰认为,就业信息最大程度公开,对所有学生都有益。如果每所学校都这样保护,最终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2 w0 U* ~1 g3 N" A: y
% j) p9 C3 P5 z2 w  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从1993年开始实行的自主择业,就特别强调就业信息公开,这种公开不是指仅在一校之内,而应该针对所有大学毕业生。只有信息公开,也才有机会公平。
# d$ h( }) Z" ~8 @) B* m# X2 s6 Y: f8 h8 w0 ~) t
http://blog.cnfol.com/xundawire/article/6286525.html
3 f+ t/ g8 G7 c1 K: O2 ?进入十月下旬,校园招聘活动越来越密集,可是不少想参加知名公司招聘活动的毕业生却被告知需要“刷卡”进场。
; j3 o( B: Z' }6 m, r. g6 C  复旦大学近日首次在其就业网站上发出通知———“鉴于近期是校园宣讲会举行的高峰时段,部分场次宣讲会人员比较多,还有大量外校学生参与我校宣讲会,为了更好地维护我校毕业生的权益,也为了做好宣讲会场地的管理和安全疏导工作,自即日起我校部分宣讲会将采取复旦学生凭校园一卡通刷卡的方式安排进场,在尽可能保障入席的基础上,在宣讲会开始之前会再分流一些外校的学生入场。”: Z9 A- P% A& ^) h4 s# v3 w7 l
  在启用刷卡制同时,校方还要求学生担负起就业信息的“保护工作”,并尽可能提早到场。
) ]  Y! V0 @: u) B  几乎每隔一两天就有一场宣讲会,促使沪上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们开始“赶场子”。在一些名企宣讲会上,外校应届生频频现身。外校同学“争食”的现象引发了个别学生不满,有同学在学校BBS上发帖抱怨:“现在提前半个小时到场都要站在外面,坐在里面的反倒都是外校的,提问的也都是外校的。”( \+ c! T6 q3 W% F
  部分公司只在名校“设摊”,引发了外校毕业生“走穴”,如何确保本校学生利益?
- l4 C+ X& S, {- D; I  复旦大学就业中心主任陈浩明表示,“刷卡”决定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一次摸底,了解哪些学院的学生已经开始积极找工作,哪些学生尚未开始求职;另一方面,刷卡确实可以在座位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确保本校学生的利益。9 n& D" ?: e; g: W  N+ E; J" J7 q
  其他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也齐齐站在了复旦这一边。财大、交大等高校都曾有“凭票入场”或“凭学生证入场”的先例。还有个别学校会在临近毕业前,在网上“屏蔽”掉一些就业信息,尽可能保证把机会留给自己学校的学生。上师大学工部部长蒋明军透露,前些年,上师大的招聘会通常是在保障本校学生入场1小时左右后,再对外校学生开放。他认为,由于各校对校园招聘会都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财力,率先为本校学生做好服务是无可厚非的。7 [+ N8 v- Y  N; n+ V
: ]3 M) V3 k, @7 [6 q
http://www.chuanmeijia.com/2009/1119/21727.htm
; R1 I8 t9 n% U- t. N招聘大潮,大学生串校找饭碗,却遇上高校之间封闭招聘信息、禁止外校学生入场的尴尬事,他们呼吁——
6 C, R6 S( z* Y8 |, F# i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四的周莹带着应聘资料兴冲冲地前往长沙另一所高校参加招聘会,却因为不是该校学生被拒之门外;湖南科技大学的朱宇登录其他高校就业网查询信息时,却吃了“闭门羹”,网页拒绝“游客”进入;甚至出现了在校园BBS上公开叫卖招聘会入场券的“黄牛党”……从本周起,长沙多所高校陆续举行校园招聘会,然而高校之间封闭招聘信息,禁止外校学生入场等事情屡见不鲜。毕业生呼吁,就业难希望各校“资源共享”。- ~( n9 @! B: y7 c: G
  现场被拒绝网站上不去  B; B, M+ J3 s; ]( O/ J; V
  15日,河东某高校的毕业生小黄,早上6时出发,转了两趟车,去中南大学参加校园招聘会。本来满怀希望,不想却遇到难堪。“请出示学生证和门票!”招聘会门口保安要求小黄。“我是从其他学校赶来的,没有门票。”小黄回答。“对不起,我们的招聘会只对本校同学开放。”保安便将小黄拒之门外。看着招聘会的热闹场景,小黄却只能悻悻离开。% t9 Q1 R% P/ N# [
  湘潭某高校毕业生张磊经常来长沙参加招聘会,他告诉记者,不光是现场招聘会,高校就业网也是如此。“虽然网上都挂着不少招聘信息,但这些信息其实是‘大路货’,真正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却仅对校内学生开放,只有输入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
5 C& W* J9 i9 U, \7 L' w( i- F  记者随后登录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其中有4所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完全不公开。而在师大、湖大,每点击一条招聘信息,网站就会自动弹出“会员登录”的提示。网站的注册用户包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外校学生无法注册。/ v- |2 D4 S( ~( z" l( J
  就算有幸混了进去,也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长沙理工大学的高同学告诉记者,许多前来招聘的企业需要应聘者出示该校的学校推荐书,没有的话就只能打道回府。, M6 g$ }( g) b4 G) Z
  即便如此,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名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外仍有不少外校学子在碰运气。他们说,不同学校举办的招聘会规格有所不同,而一些知名企业很少眷顾非名牌大学的学生,想要应聘大型知名企业只有去名校参加校园招聘会。2 K; k1 k3 y! Q3 E2 x
  网上有人叫卖招聘会门票! s9 E1 x$ T2 K6 t& d% ~# ~
  “其实我早已做好准备。”面对“禁入”门槛,张磊笑着告诉记者。他登录一个校园BBS,打开一个名为“求xx大学招聘会门票两张”的帖子。这是他几天前发的,后面已经有不少跟帖,都是提供卖票信息的。“高校很少会关闭就业论坛,因为大家都认可论坛上‘言论自由’的规则,因此我们常常会在各校BBS里寻找各类信息。”张磊说。8 X# q; T/ o6 J, E" s
  随着校园招聘会增多,校园BBS上求购招聘会门票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为求得一张招聘会入场券,许多外校学生不惜高价从其他学生手中购票入场,一些本校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源当起了“黄牛党”。& {/ X! |" t7 }* r/ G
  其实大学里总有手持一沓入场券在招聘会场外兜售的学生,前去问津者众多。但在校园BBS上售票相对安全些,懂得“套路”的人一般在校园BBS上联系索票。一位卖票的学生向记者透露,这些票都是工作有着落或打算考研的同学的,出售价格通常在10~30元,碰到非常好的单位,甚至50元都有人买。
8 U( v! {1 O( Y& L- i: D  学校叫苦是无奈之举1 m" w3 b# G! M5 ^5 F" j" J9 D
  针对“信息壁垒”措施,长沙某高校就业办负责人表示,一是从安全方面考虑,控制参加招聘会的人数;二是就业指标造成的压力,先满足本校学生就业需求。
- k+ p0 l3 h  ]  r. Y2 @3 D) D  但熟知就业工作的老师对记者说:“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自己辛辛苦苦联系的单位,到头来却为外校毕业生搭桥,这种冤枉事谁愿意做?”这位老师表示,花费本校的人力和物力,精心组织一场招聘会,为本校毕业生提供独家的招聘信息,增加就业砝码无可厚非。由于高校间存在着就业的竞争,一旦完全开放,很可能对自己学校的就业工作造成冲击。
  j9 N6 F! I" T0 ~+ X( A+ {, }  有些宣讲会举行时,许多外校生早早把座位占了,本校生不乐意:究竟谁是‘主角’?而且许多学校都这样做,我们也是按照传统实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道。
% S2 L5 S/ c# z5 L' x% F5 }  但一些专家表示,各高校间互筑信息壁垒,人为制造了就业信息的混乱和不合理分配,这将使本来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利,增加了学生心理和经济负担。招聘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也不利于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短期内可能保护了本校学生就业,长远看势必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全局利益。3 K4 P; a! a: V+ P0 d, [. W
  学生希望就业信息共享
1 i( m, C4 k/ }' m  对学校的顾虑,学生怎么看?中南大学大四学生陈一鸣觉得没必要。“能不能被单位看中,凭的是自己的本事,我不介意和外校的学生同场竞技。而且各校招聘会各有特色,我也希望到其他学校去看看,机会自然也更多。”; |4 c% O" r; J. _+ Z) p+ P
  许多应届毕业生对高校封锁就业信息颇有不满。社会上的招聘会和公共招聘网站上的用人单位大多招聘拥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对应届毕业生来说,高校就业网的信息最实用。不少毕业生表示,求职战就是信息战,多掌握一场招聘会信息就多一分机会。: U8 U7 S  _' X& r$ _! ]
  “现在就业形式很严峻,一些岗位对这所学校毕业生没有多大吸引力,却可能得到其他学校学生的青睐。企业讲究择优录用,完全可以一起竞争,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地方保护’势必影响我们大学生就业的全局利益。”张磊说,他希望在高校间能够实现就业信息的共享平台。
' K- M# T7 @9 q  l$ \  相对而言,北京各大高校则较为宽容,13日,记者随长沙揽才团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现在任一所高校的专场招聘会上,都有京城其他高校的众多学生前来“赶场”,一问他们从哪获得的信息,基本是从各高校就业网获取。不论哪所学校的学生过来,都可以免费在各校报告厅听推荐宣传或参加招聘会,没有人阻拦。
单选投票, 共有 27 人参与投票
55.56% (15)
18.52% (5)
25.93% (7)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leishiyue14 发表于 2009-11-20 14: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平竞争,但也应注意防甲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lling 发表于 2009-11-20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碰到,但是经常听说,我们学校也是有限制的好像,凭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cflash 发表于 2009-11-20 15: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地区户籍歧视没啥两样,有啥奇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姚 发表于 2009-11-20 18: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理解o(∩_∩)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子欣 发表于 2009-12-21 18: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明目张胆的来,但其所设的各种程序规章那是有明显的保护倾向的,我虽未亲历,但也数有目睹耳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inpingzhao 发表于 2010-1-3 0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世道,什么都似乎合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shuaiyin 发表于 2010-1-4 2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理解,现在学校都开始自我保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jiao 发表于 2010-3-16 1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就不了业   要影响学校就业率的  这和考研复试差不多  优先要自己学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avjssssmqee 发表于 2010-5-31 1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几个都是只招本地的,哎,有点歧视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23 11:00 , Processed in 0.11213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