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hongfd

[分享] 市长书记都可以给你们,但专家要留下来。

[复制链接]
Thomas 发表于 2022-1-18 2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18 19:15
5 i; Q' A" v; G! x, S1 x8 s谁也不敢保证疫情零发生,但把7天居家健康检测改为7天居家隔离,可以保证不再发生1.13类似疫情,难道这还 ...

* w0 `( V. h( p, l6 F5 X居家居家,下面人压力多大他们上面不知道?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毕竟国际化大都市,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一刀切。怎么隔离点21天都呆不住?那么想回家,还不遵守规定,自己在进去一趟。搞得全上海几千人不眠不休,浪费社会资源真的有意思?开心是这个病例开心了,你问问奶茶店的电源,病例的密接,次密接,高筛,问问他们开不开心。居家就是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人力资源浪费在这种无效管理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19 09:47:1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romegalcd 于 2022-1-19 09:55 编辑 : v+ s  j2 Y0 E) a2 Y
baisenes 发表于 2022-1-18 19:48' B; p+ ]! p, t" i7 p. U
如果你觉得上海居家隔离完全可以像某些城市一样,贴个封条或者焊个钢筋,那确实没啥成本。只想说一句“未 ...
8 d1 I) |( x& S/ A0 l, F
4 L& f" n9 B! J9 S9 e0 s: O5 s
上海不至于啊,现在我们这居家隔离,就是签订告知承诺书,违者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都会老老实实配合在家,但是如果不告知人家居家隔离,人家肯定要外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yzr 发表于 2022-1-19 1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楼主的文字分享,说说我个人整体感受:文字加配图篇幅太长,个别配图没啥意义,有种凑字数嫌疑。给人有种人为制造朋友圈流量爆款的感觉,我推测很多论坛朋友和我一样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看看上海的防疫有啥不一样的,结果通篇浏览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有专家,管理者听专家的意见并实施。我也没看到比目前下发各种防控措施预案还要高深的经验和优秀的防疫做法。7 W5 H6 P6 H# B& L1 ?+ X# Q7 O! y
      其次,褒扬一个城市的防疫做法未必就要贬低另外一个城市做法,虽然提到的这个城市客观上讲也有很多不如意,这两城市从现代人口经济地理等方面上就没可比性。/ K0 K9 k5 c7 a) C) W4 i# o7 g
      最后,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对于疫情处置,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不论是专业性的知识还是社会人情世故,疫情给我们上的可不是一节课,大家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钢镚 +100 收起 理由
epiman + 100 积极参与论坛活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aisenes 发表于 2022-1-19 1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19 09:47* h& H2 A% C4 i, T$ }, r
上海不至于啊,现在我们这居家隔离,就是签订告知承诺书,违者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都会老老实实 ...
7 f- ?+ _( e! k5 X$ o8 @% M
113事件里,那个0号病人的+7管理模式就是你说的这种,签订告知承诺书,禁止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禁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是居家隔离,我们一直是门磁+监控+基站定位,公安+公卫+社工三方联动,市区卫健局和公安局随机飞行检查,一个2400w人的城市,全国四分之一的境外输入,要是签个字就行,病毒早就自由飞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19 13:16:00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告知禁止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禁令本身就不清晰,况且人家买个奶茶也可理解为没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地方,所以告知就要清晰明了:未经允许,禁止外出,这样大部分人都会老老实实在家,何必告知个有多种理解的禁令。另外我不清楚上海什么情况是居家隔离,入境人员基本等同高风险地区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祁连布衣 发表于 2022-1-19 16: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18 19:15% E8 t+ r' M! s% C3 t
谁也不敢保证疫情零发生,但把7天居家健康检测改为7天居家隔离,可以保证不再发生1.13类似疫情,难道这还 ...
1 Y4 R9 T3 [: A2 @- K, W
这话说的有些想当然了。如果把7天居家健康检测改为7天居家隔离,就可以完全把入境人员感染的渠道封死,那为何别的地方还有14+7+7,甚至14+14+7的管控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ahhah 发表于 2022-1-19 1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baisenes 发表于 2022-1-19 10:35
1 Y- T; D3 T! b113事件里,那个0号病人的+7管理模式就是你说的这种,签订告知承诺书,禁止去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 ...

! X: z8 t; N, ?1 M2 W这个0到底是居家隔离?还是居家健康监测?$ M* q  x4 s5 G3 q& {+ v
要是隔离的,是不是可以判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回来了了 发表于 2022-1-22 17: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yyy88184452 发表于 2022-1-18 13:29
! p) K: r7 I) s; |上海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强大有力,外国侨民众多,又是各国利益交织的重要港口。上海选择较为柔软的防疫策略 ...

! {5 g9 g1 p6 _- G9 o1 f, [说的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回来了了 发表于 2022-1-22 17: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sugang 发表于 2022-1-18 14:37* m3 s; K$ n$ v% v$ l8 Q
上海投入的精力并不小哦。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不出区的,流调过程中公卫和公安配合度非常高。只能说 ...
% X8 s3 e% K4 u& [
公卫和公安配合度高这一点,相信疫情以来没打过仗的地方,都还没有深刻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romegalcd 发表于 2022-1-23 12:59:33 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来了了 发表于 2022-1-22 17:44* M" ]7 X: ^0 W# [) H& |# T
公卫和公安配合度高这一点,相信疫情以来没打过仗的地方,都还没有深刻体会
: f$ Q# q6 J: |8 w$ h9 u2 u  ~
现在全国所有地级市基本都经历过疫情,确诊病例行动轨迹都是公安负责,看看各地公布的详细轨迹就知道是公安调查的,现在全国只有个别地方不公布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26 14:37 , Processed in 0.08881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