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0|回复: 0

[执业医师] 健康素养66条

[复制链接]
ylm2078711 发表于 2018-8-13 13: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后推荐绑定QQ,之后方才可以使用下方的“用QQ帐号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图解. A$ E; y0 ?" n: x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7 o: |+ M* ]$ N% n  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 [0 d7 d6 N! j2 W3 O3 s  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c" s! }- a4 R: {2 h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I% i. R4 F( W5 ]
  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K# L* e% b( V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7 C2 v; O$ V, s9 U" g& K8 y8 @% J  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1 o6 |( |4 u% f5 U, @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 I" R3 `% F, W& `6 y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 l9 I- `3 S& F* q0 H/ h  提高每个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k' H. R- l5 a  U, `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 w( t/ e. G2 U* e' E7 t& L) D5 x  {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 M; A5 F+ |% H" G  W1 O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3 v0 U3 ]( t  K2 B+ H5 i) Y* s  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 ?; b# E8 I$ J) U! Y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 v+ K1 M3 E' N/ z! T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8 R, r- q* i5 l$ H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t1 T1 e8 _* V. ^5 H  Z# H# W
  4.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Q( e) v/ }3 a- \( d0 C7 u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 M- _2 G" O3 \! K  5.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c/ t$ p7 S4 X7 [" E/ I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 Z/ o: j' G( O, L  6. 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1 P/ d) U! ~& L2 S+ m3 O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可降低90﹪,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6 M9 g. f+ n: H! a' _
  7.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M% c5 Q+ a+ d$ J# L$ a& O7 ~; z7 I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Y' G! ^. l, P5 B4 b& C0 a& x9 x
  卫生行政部门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 _  I' A. ~3 A. V" u  8.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 r! D6 e0 @& I2 d% H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 {8 _4 O/ t% [+ w; _  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V3 a1 ]: F+ [/ Q
  9.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 P9 w6 c0 g' n% I6 I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己、利家人。. u) c  @" j9 x' \+ T% h* O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 a' i6 i: i! x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 C  M" T+ K4 u; j2 J5 B$ l. _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采血的血站献血。
; p: k9 O- B! s6 E$ ^% z  10. 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5 M3 i0 R' ~) w* u6 i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提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达到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达到80~89毫米汞柱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许多因素对血压都有影响,诊断、治疗高血压必须由医生进行。1 y! f6 r& j5 r  Y1 Y
  成人的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1 G8 T1 |% p, R, S' z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7 k( v" a7 ~2 l0 z' r$ Z  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n7 ?* C: S* o* c) H% u) h$ o. \
  11.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 {8 w0 N3 f2 R7 X    注射和输液等医疗操作都有一定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应做到:遵从医嘱,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 ~; r' B, t/ R6 d! [1 o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可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必须注射或者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即每一个人每次注射时都必须单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消毒的注射针管、针头,不能只换针头不换针管。% e1 ]0 H+ H$ p4 o9 o5 n
  12.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 w2 G! E& e8 i; L/ ]9 `- d+ H
7 K/ I6 C1 z4 m; i$ Q( S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保护劳动者免受不良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危害,是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主要保障措施包括:用人单位必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告知劳动者其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必须按照设计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程度进行监测、评价与管理;必须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对由于工作造成的健康损害和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应予积极治疗和妥善安置,并给予工伤待遇。劳动者要知晓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应有的健康权益。
% \$ f& m  n4 c5 `: m1 m8 [1 j  13.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s4 [4 {, \4 u- A  Z
  疫苗指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相对于患病后的治疗和护理,接种疫苗所花费的钱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 p1 E% ^" i: r8 F  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
5 @/ L$ s, X( ]; ?  预防接种效果与接种起始时间、接种间隔、接种途径、接种剂量等均有密切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因故错过接种的要尽快补种。( O6 R( M7 `* U
  14.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0 b0 \/ ~1 B' p! M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中有结核菌的病人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菌会通过喷出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飞沫的空气,结核菌就会进入体内。如果此时抵抗力低或结核菌毒力强就可能得结核病。
  b  l3 i* e! p3 f" k9 K' s) j" }  为了预防结核病,儿童出生后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平时要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工作、生活场所要注意通风。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应当积极治疗,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或手绢捂住口鼻。
% B9 S2 G' b% g1 _2 q# R: B& m9 v  15.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 Z4 s4 I: _, t) b( @* n
  早期诊断肺结核病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播他人的可能性。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经过抗感冒治疗2周以上无效,或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
0 M/ T" j( s+ F# ~/ ^$ A! g1 { 
7 \# l6 e9 Y# Z7 K& r- k$ E3 ?* r8 X

5 {" D% y- A+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29 14:31 , Processed in 0.05811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