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卫人 首页 疾控中心 查看内容

上海市CDC陶黎纳:麻疹普种缺乏科学

2010-9-18 03:37| 发布者: epiman| 查看: 12401| 评论: 50|原作者: 陶黎纳|来自: 廖俊林的博客

摘要: 作为一名内行,我完全无法认同关于这次麻疹强化免疫的做法和依据,为此我有话要说!我不想成为,但我不得不成为说出皇帝新装真相的孩子!我欣赏方舟子“不问态度、不问动机,只问事实”的科学态度,我希望自己能以这 ...
关于麻疹强化免疫,我有话要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会给我的孩子接种这针麻疹疫苗,所以我也无法让自己劝说其他人家的孩子来接种这针疫苗!

我是陶黎纳,作为一名在上海市疾控中心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10年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我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并希望借此消除疾病,达到我所期望的公共卫生目标。

最近我备受煎熬。随着2010年9月11日的临近,我越来越为200万上海儿童和1.3亿全国儿童担心,他们的健康权和知情权正被一场轰轰烈烈的麻疹强化免疫所危及。

作为一名内行,我完全无法认同关于这次麻疹强化免疫的做法和依据,为此我有话要说!我不想成为,但我不得不成为说出皇帝新装真相的孩子!我欣赏方舟子“不问态度、不问动机,只问事实”的科学态度,我希望自己能以这样的态度来解释我的观点。

我声明:我的言论只代表本人看法,本人所在单位不需要为我的论点承担任何责任,这一切都是我自发的行为。如果有需要联系我,请以如下方式联系我:手机:13321946720,QQ:729460324,邮件:tlnboy@21cn.com

我还对以下内容负责:

一、百度百科中的《麻疹强化免疫》的多数内容,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315137.htm?fr=ala0_1_1

二、以“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的名义,使用truthtellera@21cn.comtruthmana@sina.cn向一些媒体信箱、政协委员信箱(网上搜索到的,可能有误)、相关专业人士信箱发送过邮件;

三、以用户名truthmana向一些著名论坛和社区贴过相关帖子。

麻疹强化免疫绝对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复杂离奇(没有什么毒药说、阴谋说和失效说)。公众的很多疑虑卫生部无法解释清楚,其原因正是:卫生部无法承认自己在机械思维的引导下做了一个涉及1.3亿儿童的错误决定。卫生部抱着“多打1针也无妨”的态度要求1.3亿儿童接受此次强化免疫,但老百姓的观点是“没必要干嘛要多打1针”。

几乎所有内行心里明白这么干是有问题的,但卫生部已经搞强化免疫十多年了,习惯成自然,既然之前无人反对,那么这次也不例外。不相信的话,你找一个内行私底下问问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以及他们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接种这1针麻疹强免疫苗。

为了便于理解,先做个类比。前段时间加碘盐事件被广泛报导:不管你缺不缺碘,你只能买到加碘盐,即使甲亢患者也买不到非加碘盐。大家都能明白卫生部的好心,但这件事却做的太过粗糙,搞一刀切是大家最反感的。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国民的讨论参与,卫生部终于开始研究是否供应非加碘盐问题了。现在卫生部又搞一个麻疹强化免疫,其一刀切的做法更加彻底,就是“两个无论”——即无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无论是否患过麻疹,都要再接种1次。加碘盐事件中,个人对于自己是否缺碘是不知道的,只有检测了才知道,这种情况下吃点加碘盐还能够勉强接受。麻疹强化免疫中,孩子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接种过几次,是否患过麻疹,都是有书面记录或父母能够回忆的,这种情况下被要求再接种1次,于情于理都很难解释。

当然,很多人认为卫生部那么多专家做出的决策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吧。多数情况下专家的意见确实能体现出智慧的结晶,但也有失策的时候。比如:前不久,有位专家提出:为给解决女研究生婚恋难题,可将女孩入学年龄由6周岁提前到5周岁。理智的人都明白女研究生婚恋难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思从体制上加以解决,却打早上学的主意,我们的专家居然会认真地提出如此缺乏智慧含量的建议,可见专家也未必靠谱。

有点扯远了,回到麻疹强化免疫上来。卫生部为这次麻疹强化免疫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卫生部网站上提供了大量材料来解答公众的疑问,见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ohjbyfkzj/index.htm。卫生部提供的材料都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是选择性的真实,还有些事实并没有告诉大家。

一、麻疹强化免疫的本质是一刀切

麻疹强化免疫希望提高人群对麻疹的免疫力,但具体做法是对规定年龄组人群不论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是对没有患过麻疹的,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

这是一种粗放的、一刀切式的公共卫生策略。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基础薄弱,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且缺乏书面接种记录证明。对人群进行书面接种记录验证后对无接种史者进行接种在操作上反而显得繁琐,无论接种史都接种1剂麻疹疫苗有利于简化接种流程和迅速提高该人群的麻疹免疫力。因此,麻疹强免只是在特定背景条件下的一种公共卫生行动,且只应该用一次,之后应该靠常规接种工作保持人群的免疫力。麻疹强化免疫的粗放和一刀切的本质决定了其不应作为一种常规的疾病控制手段。

许多国家(包括我们国家)在WHO“2012年消除麻疹”口号的建议下,周而复始地进行麻疹强化免疫。以广东为例,2009年刚做完8月龄-14岁人群强化免疫,2010年就被卫生部要求再做8月龄-4岁人群,这意味着有将近3个年龄组儿童连续被强免。我国则是从2004-2009年有27个省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累计强免1.86亿人。许多地区是今年做完强免,明年太平一年,后年疫情又反弹,大后年再强免。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了一点:最基础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没有做好,需要靠强化免疫进行补救。这种情况下谈何消除麻疹?成千上万儿童隔几年被强免1次,只为了一个消除麻疹的口号。

二、麻疹强化免疫不可能消除麻疹

卫生部告诉我们:2009年全国报告麻疹病例5.2万例,麻疹发病率不低于30/100万。

卫生部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所有麻疹病例中超过50%为<8月龄和>14岁人群,上海、天津、北京、山东等地这一比例已经达到70%或更多,上海至少已连续6年呈现这样的麻疹年龄分布。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我国的麻疹疫情以<8月龄和>14岁人群为主,而这次麻疹强化免疫对象却只是8月龄-4岁(部分地区为8月龄-14岁)儿童。也就是说,麻疹强化免疫的对象完全搞错了。

<8月龄婴儿发病的原因是母传抗体减弱,母亲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的免疫力,其传给婴儿的抗体要低于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15岁人群发病的原因是他们在上世纪70~90年代没有接种疫苗或是接种效果不好导致免疫力低下。但<8月龄婴儿和≥15岁人群均不在现行接种程序范围内,属于目前无法通过疫苗控制的易感人群。

即使麻疹强化免疫确实有用,也只能将麻疹发病率降低一半到15/100万,距离1/100万的消除麻疹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卫生部还有一个观点:儿童是麻疹的发动机,减少了儿童发病可以降低全人群发病。确实也有一些麻疹强免后次年全人群发病降低的现象支持这种看法,但这种现象并非只有麻疹强免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我提供2个:一是麻疹强免通常是在疫情高发之后执行,此时易感人群都已患过病,即使不强化免疫,次年的发病率仍可能是大幅度下降的(上海市2005年麻疹发病率达到了16/10万,但70%是<8月龄和>14岁人群,上海没有做麻疹强免,2006年的发病率自然下降到4/10万,不过其中70%仍是<8月龄和>14岁人群);二是麻疹的流行通常存在周期性,强免后碰巧遇到周期性低谷也是可能的。

上海原计划在2010年也开展春节后和开学后的麻疹强化免疫,但是执行标准是对常规接种脱漏者的查漏补种,这是上海一直的做法,儿童家长都能接受。但由于卫生部认为上海一直以来是查漏补种,不符合真正的强化免疫执行标准,因此要求上海开展8-14岁一刀切式的强化免疫,并以天津强免成功的例子来说服上海。天津在2008年麻疹高发后做了8月龄-14岁强化免疫,2009年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此国家免疫规划中心认为上海也应该进行强化免疫。但事实胜于雄辩,进入2010年,天津的麻疹疫情再次高发,而且这次疫情中也是<8月龄和>14岁人群。

另外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因为预防接种人员不得不忙于给大量已经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接种,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未种儿童和给他们补种,所以这些未种儿童将来发病的可能性很大。一旦这些未种儿童发病,专家们就会认为这轮麻疹强化免疫没有做彻底,一轮又一轮的麻疹强化免疫周而复始。

三、接种过2剂麻疹类疫苗即可达到满意的保护率

关于麻疹疫苗效果,一般认为是:接种1剂麻疹疫苗的保护效果是85%(上海地区2008年做的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效果分析显示,抗体阳转率超过98%),接种2剂理论上可以达到98%(85%+15%×85%),接种3剂理论上可以达到99%。

专家普遍认为人群中95%有免疫力即可阻断麻疹传播,因此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麻疹疫苗标准接种程序是2剂(包括任何含麻疹成分的疫苗)。目前我国儿童2剂次麻疹疫苗的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有些地方已经接种了3剂次。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麻疹疫苗均在预防接种证上留有书面记录。麻疹强化免疫则意味着无视接种证上的记录,将所有儿童视为未种状态,要求再接种1剂,是典型的一刀切。

实事求是而言,多接种1剂麻疹疫苗带来真正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很小(卫生部也是一再强调疫苗的安全性)。但多接种1剂就要孩子多挨一次皮肉之痛,整个国家采购疫苗的直接投入将达到1亿元,还有接种补贴、宣传等,整个麻疹强化免疫的成本超过10亿元,换来的结果是:直接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理论上保护力提高1个百分点),长远来看对消除麻疹也没有实质性帮助。

如果真的需要多接种1剂,也是应该由卫生部修订标准接种程序纳入常态管理,而不是靠这种大张旗鼓的运动。

四、自愿原则 PK 95%接种率

第三段已经阐明,接种2剂麻疹疫苗已经有很高的保护力,没有必要再多接种1剂。卫生部也宣传这次麻疹强化免疫是“知情、同意、自愿、免费”,但是在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中却是另外一种说法:要求接种率达到95%,没接种的5%包括不愿意和禁忌症的情况。卫生部还要求做事后评估,接种率达不到95%的可能要重新做强化免疫。

于是,一方面对外宣传“自愿”,一方面接种工作人员又被压指标完成任务。其结果就是,自愿变成强制,接种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提高接种率,比如在《麻疹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不告知“接种2剂麻疹疫苗可以不接种”的科学事实,对于不愿意接种的一定要提供不接种的理由,还有说不接种就不能入托入学等。各位如果遇到接种工作人员强制要求接种的,请理解他们,他们也是“被强免”的。

五、群体性接种面临巨大风险

2010年的麻疹强免涉及近9000万儿童,要求在10天内完成对该人群的接种,并且接种率达到95%。这意味着此次麻疹强免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体性接种,与2009年的甲流疫苗接种量相当(后者是在几个月内完成的,单位时间接种人次远低于麻疹强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人群年死亡率为7‰,假设强免年龄组的年死亡率仅为1‰,则在9000万儿童在强免之后10天内死亡数将为9000万×1‰×10天/365天=2465人;假设2465人中死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比例占95%,则仍有123人(2465×5%)将在接种后10天内不明原因死亡。虽然这些不明原因死亡全部是巧合,但如果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样的接种后死亡事件,则将使麻疹强免陷入困境,并严重引发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质疑。

六、消除麻疹的科学策略

策略一:查漏补种

在当前的预防接种背景情况下,持续开展对未种人群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是一种更好的策略选择。这种策略依据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没有接种过2剂的人群进行麻疹疫苗补种,能够真正提高了人群的免疫力,避免了大量的无用功,也避免了群体性接种中存在的风险。

策略二:常规接种

需要做麻疹强化免疫意味着最基础的工作还没有做好——保证儿童2剂次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政府应该研究常规接种工作没有落实的真正原因,从制度上保证基层接种人员能够按国家规定的接种程序为适龄人群提供2剂次常规的麻疹疫苗接种服务,才是能够最终消除麻疹的保障。

总结一下:

1. 麻疹强化免疫是一种典型的一刀切做法,即不科学,也无法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2. 麻疹强化免疫有的只是漠视近亿儿童的健康,违反公民知情权,浪费纳税人的钱!

3. 请卫生部自行停止这种荒唐的做法,并向全国人民真诚道歉!

4. 请卫生部反思决策机制,避免此类情况的再度发生!

5. 请卫生部认真考虑科学的消除麻疹策略,如果遇到制度问题,请政府解决!

顺带对方舟子和王月丹一些说法进行解释:

方舟子在微博中说“给卫生部一万个胆也不敢拿几千万中国儿童做试验品。在公共卫生问题上,一定要相信卫生部……”——我相信方舟子的学术眼光,他对卫生部专家的专业能力估计是基本正确的,但他高估了他们说实话的能力。发现皇帝没穿衣服不算什么,勇敢的是指出这一点。

方舟子还在微博中说“所谓疫苗强化免疫,是指在短时间内统一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这个其实是预防接种的概念,预防接种是对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而卫生部这次麻疹强化免疫的对象是无论免疫史,无论是否患过麻疹,就实际人群而言,只要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和患过麻疹,就不能算是易感人群了。接种过1剂者中,85%会获得免疫力,剩余15%是易感人群;接种过2剂者,只有2%是易感人群;接种3剂者,只有1%是易感人群。如果100人中只有15个,或2个,或1个是易感人群,能说这群人是易感人群么?

王月丹是免疫学博士,但他并非预防接种领域的内行,以他外行身份如何能获知疾控系统内部的公开秘密呢?

备注:入托入学查验需要查验接种史,但指的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常规接种程序,强化免疫不是常规接种程序,肯定不在查验之列,如果以入托入学为要挟强制麻疹强化免疫,肯定违法!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ob 2010-9-18 03:25
哈哈,看到陶黎纳老师关于这次麻疹强化的文章了
http://bbs.nipbbs.com/thread-3532-1-1.html

哈哈,我的理由如下
1 我的孩子已经免疫过两针,假如这两针已经达到了所需的抗体滴度,那我为什么要让孩子
去脱裤子放屁?假如这两针没有达到所需的抗体滴度,那我要先做一个血清测试以证明滴度
确实在保护滴度以下,但是ZF不提供。
2 年年都搞大规模接种,是不是意味着俺家孩子今年被强免了,明年还要继续强免?年年强
免,有的是机会
3 假如这次麻疹疫苗让大家都免疫了,那么麻疹的流行可能性应该很小,那我家孩子即使不! 接种,被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小。假如这次麻疹疫苗不起作用,麻疹还是流行了,那我打了还' 有什么用?
4 年年强免,那年年都要大量的疫苗,厂家生产这么多疫苗,灭活完全了吗?质量过关了吗"
?往年看来,不良反应的孩子可是住满了医院。前有延申狂犬病疫苗造假,现在这厂家即使:
不造假,疲劳作战能保证产品优质么?要是我家孩子挨上了劣质产品,你给补偿有什么用?
5 砖家说的好啊,请看以下文字:
重复接种疫苗会有何不良影响?
有些疫苗的免疫程序就是需要多针次、多剂次的接种。但也有因工作疏忽,接种时比免疫程
序规定的针次,多注射了一针,发生了重复接种的差错的案例,这是错误行为,既往也有对
这种案例进行追踪观察,因为疫苗的安全性很好,未发现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6 砖家,还是砖家,说的好啊: 接种两次,一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能产生保护。现在为了那百分之五的漏网之鱼,就要拉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陪绑?谁愿意?谁愿意做活雷
锋?咱zF可真是大方啊,拿这么多钱出来,为那百分之五,要浪费掉百分之九十五的钱,啧 啧好,会有砖家说,要是麻疹流行开,医疗费,误工费的损失可不止是疫苗的那点钱了。我真
是不明白啊,怎么年年强免,这两年发病率还是上升呐?
砖家又说了,“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人群总的麻疹抗体水平降低%
。 ”那我问砖家啊,你年年强免,能在2012年消灭麻疹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叫不自(
量力啊
7 不接种麻疹疫苗,得了麻疹病死率10%?嘿,你以为我是谁,我是厦门大学的!)  百分之十,那是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请问现在的孩子有多少能营养不良?您怎么不说营养过剩呢,哈哈,现在过剩的可不少
2008年全年麻疹发病人数是131,441人,死亡102人,死亡率是0.077%”
砖家童鞋啊,是不是因为您的妙手回春,让病死率突飞猛进提高了100百倍呐?麻疹病死率这么低,接种疫苗死亡的又有多少呢?不良反应率又有多少呢?前两年接种了疫苗之后医院可是扎推接病人呐,我干嘛还要冒大风险?

既然重复接种是错误行为,明知道这样会破坏正常的免疫程序,那为什么要一错再错,年年 都错?haha
引用 yhxcdczzq 2010-9-18 11:19
精辟,一针见血,不知道卫生部对专家领导们有何感想,或许他们也是无辜的吧
引用 iavjssssmqee 2010-9-18 22:44
很希望听到其它的声音,支持。
引用 special2000 2010-9-20 13:14
精辟,这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专家。我也是疾控人,向陶老师敬礼。
引用 tlnboy 2010-9-20 15:14
我是陶黎纳,请访问我的博客,欢迎公卫人留言。
http://blog.sina.com.cn/tlnboy
引用 xsjk 2010-9-20 15:53
我都被 说糊涂了,麻苗强化基层搞是不搞呢?
引用 youngermei 2010-9-21 15:43
支持,我以实际行动支持,就没给小孩接种
引用 yyl915 2010-9-21 15:51
路过,学习了,精辟啊
引用 龙虾 2010-9-23 09:40
等待卫生部的觉悟吧,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引用 zhaoqing0214 2010-9-25 22:01
基层公卫人向陶老师敬礼
引用 wwhebe 2010-9-27 12:06
呵呵,国家信誉问题啊,我们院子里,似乎一批都没去强免,问之,答曰:感觉不靠谱。
引用 zengmenglinkk01 2010-10-7 09:40
有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消除麻疹,关键在常规接种!
引用 椟中玉 2010-10-11 15:38
有幸参加了这次全国性的麻疹强免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成功率就达85%以上,如果常规接种进行的好,麻疹疫情应该是可以控制的
但为什么个别的地方麻疹出现暴发?比如北京,暴发的儿童很多都是流动人口,而各地方,城区,常规免疫做的好的地方,麻疹发病率又是多少???
加上此次下去督导,发现,基层疫苗接种不规范,可能导致疫苗失效
因此,我同意陶老师的意见
1:不应该搞一刀切,虽然在麻疹强化免疫的手册中说明了重点关注山区,流动儿童,但是,在短短的10天内,还要保证接种率,加上基层防疫人员严重不足,请问,谁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去搜寻流动儿童,去摸底调查?如果没有做到很好的摸底,那么此次强免,针对的薄弱儿童就是一个空话!
2:基层接种人员严重不足,偏远地方,接种人员都有60.70岁的人,他们怎么参加考试,怎么持证上岗?不让他们上岗,谁为山区儿童接种疫苗????
3:基层接种人员接种不规范,尽管有培训,但是他们依然习惯成自然。
麻疹疫苗正规接种,要求先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后,在以30.-40度皮下注射,然后用干棉签按压!
基层接种人员,很多事不等自然风干,用干酒精棉擦拭(可以)后,接种,然后,用占有酒精棉的棉签按压接种部位??那么酒精接触疫苗,有什么后果?杀死疫苗,那免疫还有效果吗?也有接种人员直接90度进针,变成肌肉注射。注射方法的不对,会对接种带来什么影响?
4:既然强化免疫,和谈自愿?又为何要求接种率?
卫生部自己都难圆其说,据内部消息宣称,卫生部的人员评估接种率,都是挑选接种率达标的地方评估??
自己都这么干,让下面的人怎么干活?集体忽悠国家!哈哈

10亿RMB,可以为基层聘请多少接种人员,可以为多少流动儿童做好常规免疫工作啊!
浪费!
引用 lixing 2010-10-25 12:26
要改的地方多了,就说最小的细节吧,目前全国各省的接种证大小样式都不一样,而且更多的内容被广告占据,有些地方的接种记录乱改乱画,基层接种人员都看不懂的,别说让那些不懂行的老师查验了。今年我们要求初三以下全部在校生进行接种证查验(我们流动儿童占75%左右,查验近1万人),我真想请专家指导一下具体工作,收上来的调查单子更多是的胡乱打钩,没有钩的针次,真是要补吗?不补又为何要做全部在校生查验。想想还是应该把钱投入到最基本的设施上面才好。如果实现了全省全国的儿童接种信息共享,别说一万人要查验,就是增加个十多万也方便查了,强烈呼吁关心基层接种人员的工作,别整天做办公室里搞指挥。
引用 helen.yan 2010-10-27 17:01
支持老师的看法,我觉得这次麻疹是打着自愿的旗号做强迫接种,我们为了达到95%真不知道怎么办啊,真的自愿真的能达到95%的接种率吗,请卫生部的专家自己到基层去工作统计下,他们就知道这样可能吗?
引用 xuling02 2010-10-29 11:19
这篇文章因为有充足的论据,所以还是很得人心的哦~支持~
引用 sanbudeyu 2010-10-29 11:22
非常同意三楼的说法,基层接种人员不足,待遇较差,加上操作不规范,常规免疫都没做好,加强免疫更难做得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抓好基层人员的接种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的。现在疫苗接种卡还没全国联网,流动人口不好管理,卫生部应该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引用 aiyuanhuily 2010-11-1 09:16
我最赞同的是那句他们也是被强免的。一边宣称自愿原则,一边要求95%接种率,不是神经病是什么。至于有没有用有没有必要,我就没话说了。狗屁不通的自愿
引用 dahufa123 2010-11-3 10:23
综上所述:
1.不种危害甚小,发病率、病死率都很小。
2。种危害不小,不良反应不少。
3。经济效益比,极低。
4。操作方式易漏种真正需要的人群。

查看全部评论(50)

公卫论坛

手机版|会员|至尊|接种|公卫人 ( 沪ICP备06060850号-3 )

GMT+8, 2024-6-28 05:05 , Processed in 0.06869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